爱读书 > 校园耽美 > 阴间那些事儿 > __254
,我有些紧张,伸出手抚摸着它,也在平复自己内心的惶恐。

黄教的高僧们,穿着红色僧袍,戴着黄色僧帽,打着转经筒模样的五彩经幡,在乐器吹打声中,慢慢向后面的山坡走去。我看到上师的几个心传弟子也跟在后面。这几个弟子里最貌不惊人的就是巴梭。此刻的他不像是修行的僧侣,更像是个失去父亲,失去精神支柱的未成年孩子,眼睛里是悲恸和无助,他走在最后面,始终垂着头,一步一个脚印。

气温渐渐变暖,一时间情景没什么变化,我们这些散客和记者们感觉有些无聊,凑在一起聊天。

这时,忽然一声长号,划破天际。只见鲜花漫天,远远的从下面上来一支送殡队伍,前面举着经幡的高僧,后面有喇嘛抬着尸床,再后面是上师的心子们跟随。

尸床上,宗磕玛珠仁波切呈盘膝的坐姿,他身上裹着厚厚的红色衣服,带着僧帽,身旁是五颜六色转经筒。这支队伍每走一步,两边的喇嘛就会把手里的哈达扔到上师尸体上,时间不长,哈达如雪片一般。

大大小小的喇嘛们十分虔诚,即使几岁的小喇嘛,表情也很严肃,毕恭毕敬地把手里的哈达扔到尸体上。

不多时,上师尸体的哈达堆积如山,一片雪白。

队伍在人群的夹缝中前行,气氛肃穆至极,各种法号乐器和人的诵经声混杂在一起,那种庄严无法形容。

来到一块空地上,周围有山林,中间是草地。一群高僧喇嘛团团围住,在圈子的中心是搭建的一个焚烧台,尸体送到里面。白色的焚烧台上搭满了黄色的花圈,喇嘛们高声诵经,嗡嗡不停。

老喇嘛津巴波肯点燃了一只用白布缠绕的火炬,递给了心子巴梭。巴梭颤抖着手接过来,他知道自己的使命,要用火去点燃焚烧台,亲手焚化上师的尸体。

有个小喇嘛递给他一块白布,这是当口罩用的,遮住鼻子和嘴。毕竟去焚烧的话,会冒出刺鼻的烟雾。巴梭摇摇头,没有拿白布,举着火炬,一步一步来到焚烧台前,把火炬从台下的孔洞伸了进去。

里面有易燃物,见火就着,大火燃烧起来,从焚烧台的每一处缝隙中往外冒着滚滚的浓烟。

巴梭垂着头走回来,把火把还给老喇嘛津巴波肯。火势越烧越大,烟雾滚滚,飘渺而去。我们站在后面看着,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,这就是死亡,再高的高僧,一世的颠簸坎坷,最后随着烟尘而消散。不管他有没有转世,这把大火代表着这一世这一人,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。

诸位心子凑在一起,一起看着焚烧台,一起看着大火。巴梭双手交叉,面无表情,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烟尘。

这时,老喇嘛津巴波肯叫过巴梭,让他对着焚烧台吟诵一段经文。

经文用的是当地的语言,花清羽在旁边一句一句轻轻翻译给我们听。

“愿我们的神圣师尊上师们长久住世!驱散三界众生的无明愚暗!尽未来迹、生生世世、誓愿与具量上师,永不分离。常闻听尽享胜教的法雨甘露!”

大火足足燃烧了一个上午,才渐渐熄灭,奇怪的是空气中并没有充斥着尸臭,而是淡淡的香味。

焚尸之后,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,搜集舍利子和寻找转世灵童的征兆。

我听花清羽说,高僧尤其是转世尊者之称的仁波切过世之后,焚烧他的尸体能够得到一些神迹的征兆,这些神迹昭示了他将转世到何方。

花清羽说,已经两天了,史文生还没有被这些喇嘛们送回来,说明这里面有门。如果上师焚烧后,显示出来的神迹再证明了史文生,那他转世灵童的身份就坐实了。台吐土弟。

不管对于寺庙还是我们,这一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。

焚烧台清除掉,里面露出一堆类似白花花炭粉一般的尸灰。一个老喇嘛带领几位心子踩着尸灰进去,小心翼翼查看着每个角落,搜集舍利子。

外国记者们举着摄像机凑过去,只要不妨碍喇嘛们行动,也没人赶他们。

“看,这是什么?”一位心子看着尸灰突然惊呼。

☆、第二十六章面向东方的莲花

他看到了一颗舍利子。这位心子和我们一样,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圣物。

搜集舍利子是相当精细的工作。在尘尘埃埃的骨灰和未烧尽的骨头以及木头碎渣中间,寻找颗粒大小的白珠子,那是相当艰难的。没有耐心和韧性。很难胜任这项工作。

当发现舍利子时,老喇嘛会用金色的勺子轻轻一搓。那一粒舍利子就会滚到勺子上。舍利子这东西怎么形容呢,白色的。形似珍珠。关于舍利子的成分,有过很多神秘学和科学上的猜想,就我现场看来,感觉很震撼,人的骨灰,居然会烧成一种天然的圆球颗粒,光这一点,就非常的玄妙。

巴梭捧着一个敞口的圆形小盒,每当老喇嘛搜集到一粒,就会把珠子放到盒子里,时间不长,至少搜集了四五粒。

众多喇嘛围在旁边,场面寂静无声,十分神圣肃静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老喇嘛的动作上。

上师焚烧之后。尸体残骸还略具人形。人已经烧没了。但主要的骨骼和形体还在。几个搜集舍利子的喇嘛从尸体的脚边逐渐走到尸体的头颅旁。头盖骨碎了一半,头颅的大体形状还在,这里是舍利子的聚集区,无上智慧正来自于头脑。

把头盖骨掀开。下面果然滚动着几颗舍利子,老喇嘛细心地搜集


状态提示:__254--第2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