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读书 > 古代耽美 > 臣万死陛下万受 > 第84节
城中将勇兵悍,便是以寡敌众,羌桀强攻了两月,城墙依是矗立如旧!眼看已是年下,拓跋温除了围城,已然无计可施!

梁军这侧,城虽是暂守住了,粮草却不足!此刻又是冬季,城中缺水,若常时不得救援,终也会被困死!朝廷急拨钱粮救急,然运送至半途,却不能再北进:羌桀在府、麟二州周围设寨驻兵,掐断了通路,与此同时,又在丰州储备了大量军需与钱粮,乃是作下了长久围困之打算!这般下去,便是不费一兵一卒,府、麟二城也必在短日内因断粮绝水而陷入绝境!

临此困境,朝中有进言称,若定要以寡敌众,出兵打通关卡,实太过凶险,因而不妨暂弃府、麟二州,退守保德军再做打算!

此议一出,天心顿为震怒:不过才丢一城,便要拱手再让两城!若果依此,莫要说如何对得住筚路蓝缕开疆拓土、一尺一寸积下这万里江山的祖宗先人;便是对浴血奋战,舍生取义的府、麟二州军民,又要如何交代?!

只是,话虽这般说,然若要保住府、麟二州,便须与羌桀正面对决!以河北当下的兵力,是万万难做到的!唯一之法,便是由陕西路调兵!然而,陕西乃军镇防御重地,一旦空虚,后果不堪设想,何况声东击西、巧诈偷袭素来是拓跋温最为擅长的!大梁已数回在此上吃过亏,当下自不能再轻举妄动、重蹈覆辙!

兵调与不调、如何调,朝中争执不下。越凌也是无计,想来还应集思广益,取良策而纳之!而其见最为中肯者,自应是此刻正在西北主持大局之人。

杜允之倒深知圣意,问策的旨意尚未出汴梁,陕西的奏疏便已到了,乃杜允之、夏之望、范靖等人联名奏请:不以陕西之兵济河北!

初阅下,越凌乃是一惊:不调兵,难道眼睁睁看府州城坐以待毙?然而,非也!实则杜允之之见,乃以拓跋温素喜声东击西之策,还治其身!所谓声东击西、牵其j-i,ng锐、乘虚直入、抽其底薪,便是其人之计!

近万字的奏疏,越凌看了半宿,思量了一夜,却依旧难下决断:当下,且不说府州与麟州二城尚还能支撑多久,便依杜允之之请,分兵两路突袭羌桀城池,然而凉州之创尚在眼前,吐蕃回纥实不足倚,羌桀军又素来神出鬼没,万一错估形势、再陷泥沼,莫说河北三州难保,陕西路各边镇亦恐岌岌可危!

既难定夺,只能早朝上,以此策再问朝中。可惜众人之见,依旧莫衷一是。吕谘因而请奏,召杜允之或夏之望、范靖其中一人回朝陈情,再论可否。此计虽听来最为稳妥,实却是下下之策!须知汴梁距陕西,隔着上千里路,这一去一回,便是快马加鞭,少则也要十多日!纵然高坐庙堂,越凌亦晓兵贵神速之理,这般拖沓,即便他能等,府、麟二州又如何等得?!

早朝下来,早先的踌躇已化作满腹愁绪,反正也是食不知味,便索性免了午膳。

一回到内殿,那金贵之人便倒回御榻,闭目不响。这自惊坏了左右,正无措间,忽闻黄门来禀:南宫世子求见!闻此,榻上那原先似泰山崩于前亦难打动之人却倏忽坐起了身!“南宫霁”三字,此刻于治大梁天子这颓废之症,胜过任一仙药灵丹!

他所来为甚?越凌心猜,或是听闻了河北之困,知他心烦,前来与他解一解闷罢。孰料听闻了那人的来意后,越凌却是瞠目,一时笑也不是,嗤也不是,道:“你说甚?你也要为解河北之困献策?”

那人看去乃是郑重其事,颔了颔首。

如此,越凌倒着实未尝想到:便是有心为自己解忧,这人也素来不言及朝政,今日却是为哪般?然他既有心,且所谓集思广益,多听一人之见也无妨!遂道:“说来听听!”

那人此刻却又不急言了,倒是话锋一转,道:“臣来时,听闻陛下尚未用膳,臣此番陈情冗长,陛下若是饿着,不定一时半刻便失了耐性,按说,臣也难得机会替陛下分忧、为国出力,若轻易错失,实不甘心!因而,此言,定要待陛下午膳后再说!”


状态提示:第84节
本章阅读结束,请阅读下一章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