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所谓的鬼叫,应该是发现人的说辞而已,就是给自己台阶下,为自己吓得尿裤子找个理由吧。”

解剖完毕了,依旧没有发现任何损伤。

我叹了口气,走到了小广场上,看看其他几台解剖进行得如何。

“我们的情况和你们的一模一样。”胡科长说。

“我们的情况和你们的一模一样。”韩法医也说。

三台解剖的主检法医相对站在小广场上,看着地面上整齐排列的衣物和背包,有些发愁。毕竟经过解剖,对死者的死因心里一点底也没有,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。

“结合现场情况,只有可能是气体中毒。”胡科长说,“其他死因可以完全排除。”

“你知道哪几种气体可以导致尸体出现明显的窒息征象吗?”我问。

韩法医想了想,说:“还真是没有多少。除非是……二氧化碳?”

“二氧化碳?”我问了一句。

这让我不禁想起几个月前的“食人山谷”4案件。不过,那起案件和这一起有着本质x_i,ng的区别。那起案件,是因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形态,形成了一个四面高山、中间低洼的“空气湖”,而那里长期缺乏空气流通,比氧气重的二氧化碳逐渐沉积在湖底,形成了一个二氧化碳湖。二氧化碳湖也有一个无形的“湖面”,只要人一低于这个湖面,就会因为周边环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,出现中毒症状,立即失去意识,坠入湖底,从而死亡。因为同行的人看到同伴跌入谷底,纷纷想去相救,每下去一个人,就跌落一个人,造成了死亡多人的惨案。也在群众中出现了“食人山谷”的传说。

不错,二氧化碳中毒,不仅无声无息,而且毒物检验无法查出。死者没有导致机械x_i,ng窒息的损伤,却会出现窒息征象。仅仅从尸体的表象上来看,这几名死者还真是挺符合二氧化碳中毒的特点的。

不过,二氧化碳中毒一定是需要现场环境支持的。一艘经常使用的货船,虽然船舱相对比较密闭,但是毕竟不是完全密闭。而且经常在湖面行驶,也不可能在船舱里积蓄高浓度的二氧化碳。没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,是不可能导致人迅速死亡的。

总的来说,现场环境是不符合二氧化碳中毒的必备环境的。

这个原理,我们大家都懂。但毕竟尸体情况比较符合,所以我们也没有就此否定。

“啊,对了,我检验的那具尸体,还是有点损伤的。”韩法医一拍脑袋说,“不过,对案件应该影响不大。”

“嗯,你是说手指的损伤吗?”我说,“在现场的时候,我看到了,但是没有仔细看,你仔细看了吗?”

韩法医摇摇头,说:“损伤很小,没有什么提示的意义。”

“是擦伤还是挫伤?”我问。

韩法医说:“用放大镜看了,不是擦伤,也不是挫伤,是血疱。”

血疱不是法医的专业用语,法医应该称之为血x_i,ng水疱。这倒是很少在尸检的时候被注意的小损伤。只有在这种全身根本找不到损伤的尸体上,才会被重视。

我走进韩法医的解剖室,拿起死者的手指仔细看了看。死者的右手拇指、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有明显的红肿,红肿的中央各有一个血疱撑起来的表皮。指腹已经被韩法医切开来看了,深部软组织水肿也很明显,用放大镜观察,甚至可以看到深层软组织有坏死的迹象。

“毒物化验初步结果,未检出有毒物质和元素。”侦查员气喘吁吁地跑回解剖室,说。

在我的意料之中,所以我也没有搭话,只是抬头问韩法医:“这是什么损伤?”

“软组织局部损伤都有可能导致这样的血疱。比如摩擦啊,高低温啊什么的。”韩法医不以为意地说。

“不,不是摩擦的。”我若有所思,“这是典型的冻伤。”

“哈哈,这都什么天气了,还有冻疮?”大宝说,“冻疮肯定和本案没有关系了嘛。”

我摇摇头,没有说话。脑子里的线索一直在努力地想对接,可是一时半会儿就是对接不上。有一种想法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跳跃,呼之欲出。我想去抓住它,可是怎么也抓不住。我今天看到的一切,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,对啊,有联系,我快要想出来了。

“时间不早了,如果不想在下午茶的时间吃午饭的话,我建议还是开始第二轮解剖检验吧。”胡科长打断了我的思路。

我晃了晃脑袋,说:“好,抓紧时间吧。”

我们分别回到了各自的解剖室,清洗完尸体、解剖台和解剖器械之后,把解剖完的尸体抬上运尸车,把待检验的尸体抬上了解剖台。

我们组第二轮检验的是5号尸体,一具年轻的女x_i,ng尸体。因为之前的衣着检验,尸体的外衣已经被脱除,仅留下了文胸和内裤。

虽然尸体的征象几乎和我们之前检验的2号尸体一致,但我还是依规矩对尸体进行从头到脚的尸表检验。

看起来,这具尸体也是丝毫没有损伤。

女x_i,ng尸体尸表检验的时候需要提取的物证相比男x_i,ng尸体要多不少,比如口腔、r-u房、y-in道和ga-ng门的擦拭物就要提十几份。我在准备棉签的时候,瞥了一眼解剖台上的尸体,说:“怎么感觉死者的内裤绷在身上绷得那么紧?裆部像是有硬物一样。”

大宝鄙视一笑:“没见过女人来例假?”

“哦。”我若有所悟,小心地拿着棉签防止污染,使眼


状态提示:第4节--第3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