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读书 > 虐心耽美 > 抗日之毒刺传说 > 第四百二十章 教堂外袭击

在杜词缴获鬼子手电筒的照射下,目光检验证实了徐来的女人操守。

杜词挺意外的,娱乐圈儿够混乱了,民国娱乐圈就更不敢想象,谁知道,还能有这么一个冰清玉洁的女神在!

想到这里,杜词恋恋不舍。

徐来也是如此,虽然娇喘连连,一些坠痛。

“我一定想办法把你带出去,我们一个都不能死!”杜词下定决心:“不过,为了庆祝我得到了一位女神的青睐,我决定给你一份厚礼,再杀五十个鬼子兵,”

徐来抱着他不肯撒手:“别去了,太危险。”

杜词笑了:“最危险的时候,最危险的地方,才是最安全的,如果鬼子知道咱们在他们眼皮底下,杀了他们百十号人,还在地下坑道里给他们造爹,不知道什么表情,哈哈哈。”

杜词携带38步枪出去了。

很快,他就混进了鬼子的小队里,相距不远,他一连开枪射击十数次,无声无息地射杀了十几个鬼子,然后惊呼,“快,支那人,支那人袭击,他们朝东面跑了!”

杜词用手电筒照射着地上的尸体,特别是东边被他暗杀的鬼子尸体,立刻吸引了鬼子们的注意力,鬼子纷纷调转方向,开枪射击。

这就造成了更大混乱。

混乱中,杜词根据敌人射击时候子弹的拽光,确认敌人的位置,有时候还直接贴过去,38步枪在消音器的遮掩下,肆无忌惮地射击,不一会儿,几十个鬼子白白被他击毙。

杜词不怕鬼子太多,因为,鬼子不是乌合之众!

对,凡是训练有素的部队,在警戒的时候,都不会一窝蜂乱上,他们肯定是划分区域进行警戒的,这样,可以避免混乱,然而,这个特点,正是杜词预想的。

就这样,一个小单位小区域的鬼子,被杜词直接杀光了!

子弹打光了,就从地上缴获,杜词利用优越的日语能力,一身狗皮的装束,消音器的自我隐身能力,获得了超人的战斗能力,成为披着狼皮的羊。

不,披着狼皮的猛虎。

为了制造鬼子的混乱,杜词还多次使用缴获的手雷偷袭,手雷的威力更大,轰的一声,好几个鬼子就炸飞了。

不能不说,鬼子的战术虽然娴熟,可是僵化,夜战中,分区搜索的策略是对的,可是,发生了战斗以后,及时变更,精确指挥等等也是应该的。

当然,也不能单单责怪鬼子的素质,其实,为了壮胆,也因为少数中国无法撤退的重伤员在坑道和废墟后面坚持抵抗,的确给了日军一些杀伤,也造成日军不断开枪,整个南京城,一点儿也不安静,这样,客观上给了杜词隐匿战斗的时机。

杀戮了一会儿,杜词返回坑道,搂着大明星大美人儿继续睡觉。

黎明时分,杜词睡醒,出来倾听一下,拉着徐来走了。

他们是向着城中使馆区和基督教堂区域去的。

南京城一片废墟,可是,人去屋空的使馆区域,还悬挂着一些国家的国旗,表示那是人家的财产,不能侵犯,这样,日军飞机不得不避开这里。

这里是南京城保存最好的建筑地带。

严格说,南京无所谓使馆区,跟满清时代的东郊民巷不一样,不过是各国使馆集中一些罢了。

附近还有不少教堂。

在突围之前,杜词等人商议,将中国难民都安排进这些地方,希望借助西洋牧师和教堂的名声,吓阻日军威胁,尽量保存难民们。

以前,南京城里的女人,被杜词强迫统统参军入伍,成为士兵,可是后来的,被日军驱来的难民,多数都拖家带口的,需要照顾,杜词没有采取极端措施,不过,这些难民中还是有不少参加战斗了的。

杜词知道,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东洋鬼子,是怎样践踏所谓难民营的,就连西洋牧师都无法阻止,这才有了拉贝日记等等。

一路有口令,畅通无阻,杜词借口去西洋教堂,有上级长官的命令,所以,日语流利的他,没有遭遇多少刁难。

至于徐来,就是跟在杜词身后,一个实力派影视明星的演技还是不用说的,脸上嘛,涂抹了一些粘稠的血液,沾染上一些灰尘,将一张天生丽质,欺霜赛雪的脸腮,置换成了一个风尘仆仆的鬼子男兵。

还别说,徐来的演艺训练,使她的做派和口语能力,都能应付局面。

两人在天明之前到达一个教堂。

外面,已经有日军组织警戒线,杜词询问了一下,听说里面已经有日军军官带着部队闯进去了。

正询问呢,听教堂大院的门口有人出来,听声音,借助日军手电筒照射的光线可以知道,有几个日军,两个西洋人。

“绝对没有,我们保证。”牧师说。

“不,有,我们亲眼看见支那士兵藏进去了。”鬼子军官执拗地,阴险地说。

“不管如何,这是我们国家的,不是支那的,你们无权进来抓人!”西洋牧师很英勇地抗议。

杜词拉了徐来一把,朝后面悄悄撤退。

在五十米开外的地方,他将两颗手雷拔掉保险销,抓着相互碰了一下,对着徐来哼了一声。

稍微等待,杜词将两枚手雷用极快的速度,次第甩了出去。

手雷装药量大,分量重,普通人就是投掷三十米了不起了,可是,杜词硬是能扔出五十米!

为什么这样?这是因为,这个距离能造成日军的错觉,本能的,鬼子会在三十米之内寻找袭击者。相对而言,杜词的位置是


状态提示:第四百二十章 教堂外袭击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