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季衡心里是丝毫不敢放松。

海寇前来,余杭一带海警拉响,因总督和巡抚皆驻守余杭,又有水陆之兵在此练兵,故而余杭一带的百姓是最早被教导如何避海患的。

季衡同汪大人以及一干将领早有过商议,因海寇为乱,若是攻城,最怕海寇以抓捕的百姓为先锋,硬逼他们做敢死队前来叩击城门,所以便要教导沿海内陆百姓如何躲避这些海寇。

只要警报被敲响,这些百姓就需按照官军提供的方向往哪一方躲避,避免与海寇接触,自然,这些百姓也皆被教导以守家卫国之思想,若是真直面海寇,也不能任其施为。

季衡督战,在发现海寇往余杭而来之时,余杭城内外已经敲响海警警报,已经早让城外百姓往别处避战,且未免有奸细入城,余杭紧闭城门,之后即使有百姓想要入城避战也是不会开城门的。

海寇已经开始攻城,季衡神色肃然,要上城楼前去查看情况。

海寇以船带着弗朗机炮前来轰炸城门,又有着火铳,故而即使季衡想要坚守城门,也是不易。

皇帝派了四个死士护卫季衡安全,其中之一卞武对季衡道,“大人,炮火无眼,你现在不要往城楼上去。”

季衡却道,“无碍。”

根本不理睬卞武的劝阻。

作者有话要说:我知道大部分妹子,大约木有汉子的,并不愿意看这样的非感情描写情节,不过我觉得这是必须要写的,不然就会显得文章太空。

为了弥补大篇幅战争描写的枯燥,所以下面来点温馨小段子:季衡行为上的大胆和对感情的内敛或者说是闷骚:

季衡在东南一带时给皇帝写的密折,皇帝全都仔仔细细地收起来了,放在一个紫檀盒子里,想季衡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,虽然上面全是政事,并无情致。

不过,皇帝发现这密折的纸张,和一般纸张有些区别,乃是用的有暗纹的纸,皇帝曾经将那暗纹认认真真研究了,发现只是一些规律性的纹路,并不是诸如方胜之类表达感情的图案,皇帝很失望,不过季衡远在东南,他也没人可以表达这种失望。

几年之后,季衡已经在他身边,西方的传教士入宫觐见皇帝,除了别的珍贵之物,还有一批书,皇帝翻看这些书,大部分书上都是西文,只有一本圣经乃是翻译本,皇帝盯着那西文看,突然之间一阵恍然,他飞快地跑去亲自拿了装着季衡写的密折的紫檀盒子,将里面的折子打开来看,他对着光,看到那下面的暗纹,的确就是西文的弯弯曲曲的样子。

但是皇帝不认识那弯弯曲曲的暗纹,于是立即找人传了那传教士入宫,他自己将那暗纹照着样子画在纸上,然后请那传教士看是什么。

传教士看后,就恭敬地用语调奇怪但是流利的汉语官话回答道,“皇帝陛下,这是,是思念之意。”

一向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一下子瞪大了眼睛,甚至带上了一点傻相,“啊?”

传教士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,皇帝又问了一遍,“思念?”

传教士道,“皇帝陛下,正是。”

皇帝压下心中欢喜,给了传教士赏赐,并且询问他是否愿意在宫中任教教授西语,得到满意答复之后,就让他出去了。

皇帝跟着传教士刚才度过一遍的语调低声念了两遍,“米三,米洒?思念!”

他在心里暗笑,甜得想要哼一首曲子才好,心想季衡居然所有密折都用带着思念的纸写的啊。

第208章

季衡手上人少,只有两千人,而且这两千人,有些还是一般民兵,又有些是火器厂和造船厂的亦兵亦匠之人,季衡十分看重匠人,故而不会轻易让他们作战而死,且面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凶悍的海寇,这些人也的确是占不了上风的。

所以季衡只是要守城,并且等着赵军前来回援,将海寇合围歼灭。

炮弹火药的硝烟味道弥散开来,面对倭寇的炮火轰击,城墙上的官兵倒是没有慌乱,而且有序地开始反击。

城楼上也早架了弗朗机炮和投石机,季衡下东南之后,他对带兵作战并无能力,作为巡抚,便是在战略战术上给予指导,且在引进和制造火器上面出了大力。

他十分看重甚至倚仗火器,故而刚下东南,就让人找了不少方法,费尽力气先是从弗朗机人手里买下了几门弗朗机炮,又买了一批弗朗机人的火铳,不过弗朗机人的火铳亦没有倭人的火铳先进好用,于是之后俘虏了十几倭人匠人,他才那般看重。

虽然季衡有心赶紧仿制出自己的火炮,但是因为时日较短,进展并不快,火炮的仿制品和改进品还在试验阶段没有投入使用。火铳倒是制作了一些,但是因为匠人有限,生产出来的也只有几百支的样子。

季衡是相信压倒性武力的。

所以并不让士兵出城门和海寇短兵相接,觉得没有胜算,只是用从弗朗机人手里买来的那几架弗朗机炮和海寇对轰,因他们占据了地利,故而是有优势的。

只是因为火炮门数太少,配合以投石机投石,依然让季衡觉得火力不足。

余杭的城墙坚固,即使海寇用火炮轰击城墙,城墙也并不会轻易就被轰塌了,且海寇的火炮也被城楼上的火炮轰炸了两门,就减弱了海寇的火力。

在一个多时辰之后,海寇的进攻停了一下,季衡也让不再使用弗朗机炮,害怕炸膛。

城门城墙边的所有百姓住户全都被疏散,城门


状态提示:分卷阅读181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